台灣設計師週(TWDW)是由民間力量所發起的設計活動。
自2007年,由一群工業設計師發起的第一屆台灣設計師週
「Let’s Talk」,獲得超過200位設計師的共襄盛舉。
藉由不同主題,讓設計師與一般民眾、
產業與設計師產生溝通對話的機會,吸引約5萬人次參與;
台灣設計師週(TWDW)是由民間力量所發起的設計活動。
自2007年,由一群工業設計師發起的第一屆台灣設計師週
「Let’s Talk」,獲得超過200位設計師的共襄盛舉。
藉由不同主題,讓設計師與一般民眾、
產業與設計師產生溝通對話的機會,吸引約5萬人次參與;
講師:黃軍豪 / 董十行
時間:2015/10/25(日)14:00-15:30
講座內容介紹:
同樣都是畫圖 ,可是在商業與藝術創作之間的徘徊,難免有些轉換上的困難,著重工作,那麼創作則難以延伸,偏重藝術創作,那麼工作成可能成效不佳,遊走在兩種邊境之間,乍看下似乎無太大差異,但調適上卻碰到許多難處,為了生活、為了靈魂,這過程產生些經驗及想法,藝術家黃軍豪與董十行想借著這次展覽機會與大家分享。
是一部在探討「設計思考」的紀錄片近年由美國知名公司 IDEO 所引爆,提倡左右腦並,進的企業模式,也將人性關懷及創意發想帶進創業與決策的大雅之堂;本片客觀呈現各界對設計思考的正反意見, 將能帶來更多的省思。 當天也榮幸邀請到卡畢須的楊勝智創意總監和撰思文創的劉呈顥總監來和現場的參與人員分享相關經驗~一起來翻轉你的創意思考!
時間:11/28(六)14:00-17:00
地點:青少年發展處 (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7號6樓)
以上活動因名額有限,請儘速上網報名(http://www.youthrights.org.tw/events/registering)
想了解自造者運動如何掀起製造業的革命嗎?這場活動你絕不能錯過!!
以下為相關活動資訊~
<自造世代>影片分享
是一部在探討「自造者運動」的國際紀錄片,議題包含 Maker Faire(自造者嘉年華)、Makerspace(自造者空間)、Open Source、3D列印、Crowdfunding(群眾募資)、Manufacturing(製造)、自造者的商業模式等等。 當天也榮幸邀請到撰思文創的劉呈顥總監和卡畢須的楊勝智創意總監來和現場的參與人員分享相關經驗~
※時間:10/23 (五) 18:30-21:00
微風吹進赤峰,在金色夕陽下跟隨藝術家的步伐,走進充滿時代與人情的巷弄中,享受著寧靜的散步時刻。
MOCA秋天的大事即將來到!
每年中秋佳節前後,來MOCA不只可以逛展覽,
還可以在附近社區裡走街散步與藝術相遇!
活動時間:2015-09-15~2016-08-31 10:00-17:00
板橋435藝文特區進駐藝文團隊「台灣玩具博物館」,
即日起推出「玩味老時光60到80年代常民生活特展」,
新秀展─林錚宜,黑不表不存在,白也不代表完全地存在。即便在攝影感光之後的影像是完全的黑,而在真實世界中,他,是存在的。挑戰攝影既有觀看模式,企圖在界線、深度之外去找尋真實,探討可見與不可見之間所隱身對科技文明與自然環境傷害的反思。
關於 1839攝影藝術新秀展 (總策劃 執行長邱奕堅 博士)
為響應台灣第一所攝影學系〈東方設計學院 攝影學位〉的成立,推廣攝影藝術教育,發掘、培養以攝影藝術為職志的新銳人才,使其作品獲得發表之舞台,1839當代藝廊善盡企業社會公民責任,於2014年夏季首次設立「1839攝影藝術新秀展」,落實推廣攝影,將攝影教育的知識和技術優勢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帶動我國的攝影教育生根發展!
香港藝術一直遊走於東與西、古與今、新與舊、本土與國際不同場域,
有一種強烈的「中間性」。藝術家很多時候在微小的日常事物之中,
微觀生活經驗,所以香港藝術也帶著濃烈的「日常性」。
不少當代香港藝術作品更卸下傳統純藝術的皮相,
游離在是藝術或不是藝術,似與不似之間,以藝術之名提出一種生活探問,